文/王海亭
異位性皮膚炎(Atopic Dermatitis,AD)是具有遺傳傾向的一種過敏反應性皮膚病。多數病人由嬰兒濕疹開始,遷延不癒而逐漸發展為異位性皮膚炎。70%的病人家族中,有過敏、哮喘或過敏性鼻炎等遺傳過敏史。主症是一定會搔癢,〝atopic〞為希臘語,源於百年前希臘國王對此病,直呼怎麼會有如此不可思議的癢。到今日,〝atopic〞意味著病人會對外來過敏原產生超量抗體IgE,而引發一連串過敏性疾病的異位性體質。
中醫對異位性皮膚炎的認識
中醫對此病有著鮮明生動的稱呼,例如此病好發於肘部、膝部、膕(膝後窩)部,常見對稱性發作,故有「四彎風」之稱;而發於手腕部的稱「窩瘡」;有時可見四肢或浸淫全身、滋水不斷現象,名為「浸淫瘡」;發於耳部稱「旋風瘡」;嬰兒濕疹稱為「奶癬」,有不少學者認為嬰兒濕疹是異位性皮膚炎嬰兒期的表現。
在病因方面,中醫認為異位性濕疹主要是由於正氣不足,濕邪引起。病程演變,初起多因先天稟賦不足,脾失健運,濕熱內生,外蘊皮膚;或稟賦不耐,感受外邪,鬱於肌膚而發病。其後若反復發作,纏綿不已,會使脾虛血燥,肌膚失養。若病程慢性化,更進一步有陰血消耗、血液瘀阻的現象。若是類固醇過量使用則會導致陰虚火旺,血熱熾盛等的正虚邪實證型。
中醫內服可根據年齡、病程長短、症狀不同 辨別體質進行治療
一、 發病年齡:嬰幼兒期多為胎毒濕熱內蘊;兒童期為脾濕、血熱風燥、陰虛;成人期則有脾濕、血虛風燥、陰虛血燥等證型。
二、 病程長短:急性、亞急性濕疹常是兼熱邪、風邪相合所致,可泛發全身,重者濕熱變成濕毒,皮疹紅腫,滲出不止;慢性濕疹多因病久傷血以致血虛生風生燥,或由於脾胃虛弱,水濕失去運化而由寒濕所致。
三、 症狀特點:風熱型發病迅速,以紅色丘疹為主,泛發全身,劇癢,常抓破出血,滲液不多,舌紅,苔薄白或薄黃,脈弦帶數;濕熱俱盛型皮損見紅斑水瘡,滋水淋漓,味腥而黏,或有糜爛結痂,奇癢難忍,或癢痛兼作,煩吵不安,常有小便短赤,大便乾結,舌紅,苔黃膩,脈滑。脾虛濕盛型皮損色暗不鮮,表面有水泡及滲液,部分乾結痂,大便溏薄,舌淡,苔薄白或膩,脈濡。血虛風燥型皮損乾燥脫屑,色素沈著或苔蘚樣變,瘙癢劇烈,舌淡,苔薄,脈細滑。
皮損分乾濕 著重中藥外用 止癢有奇效
雖然造成發病的原因不一,但表現於外,皆是皮膚的濕疹。許多清熱解毒中藥,皆有改善皮膚炎症的作用,例如黃連、黃芩、苦參、大青葉、虎杖、野菊花等等,所以我們可選用上述中藥,再順應皮膚護理的原則,將外用的方法簡化為濕法及乾法,也就是濕性皮損,滲出、糜爛、紅斑重者,將中藥製成溶液或酊劑,用於患部外洗或濕敷,減少分泌物刺激,預防細菌感染,液狀藥物止癢亦較迅速;而乾性皮損,如鱗屑、苔癬化明顯、皮膚乾燥有緊繃感者,可使用膏劑,加強保濕功能。
以往中醫對於異位性皮膚炎治療的難點,在於以內服藥為主,急性期無法迅速止癢,而必須委婉請病人配合西醫類固醇或免疫抑制劑類藥物,減輕痛苦。而迅速止癢,避免病情落入搔癢、惡化、搔癢的惡性循環,正是治療異位型皮膚炎的難點。皮膚是人體暴露於外的最大器官,重視中藥外治,直接應用外用藥,一樣能迅速減輕皮膚症狀。以下提供兩例中藥外用的處方,供作參考。不過,因為異位型皮膚炎的患者,皮膚極度敏感,建議使用前,先於手臂內側(應用於臉部,則於兩顴)作敏感測試,取少量塗抹,24-48小時後未見過敏反應,就可使用。
最後,根據統計,嬰兒期及幼兒期發病,有完全消除的可能;而成年後發病或幼年期發病而遷延至成人,病情通常反覆發作而伴隨一生。所以18歲之前應積極把握治療的黃金期。
表一
對症治療常選方 |
消風散、荊防敗毒散、人參敗毒散、溫清飲 |
體質改善常用方 |
玉屏風散、六味地黃丸、還少丹、十全大補丸、補中益氣湯 |
表二
外用處方1 |
苦參6g,虎杖6g,大青葉6g, 黃芩6g,當歸3g,甘草3g, 檸檬1.5g用300mL的熱水抽取、乾燥。加冰片3g,加白色凡士林至100g混合爲軟膏.或者加30%酒精至100mL混合爲液體,患部外用2~5次/d。 |
外用處方2 |
苦參6g,黃連6g,黃芩6g,百部6g,石榴皮6g,野菊花6g,七葉一枝花6g用500mL的熱水抽出,抽出液5倍濃縮。患部外洗(1~2次/d)。 |
留言列表